漏嘴了哦,别让阿奶知道是我告诉你们的。”
江福宝伸出食指放在嘴前。
嘘了一声。
“嗯,我们不说,真好啊福宝妹妹,以后我们真的就是一家人了。”
孙来娣有些想哭。
自从被奶奶卖掉。
她就觉得自己再也没有家了。
哪怕回到外祖家。
她心里也不安。
毕竟外祖家是外家,住着名不正言不顺的。
村里人也会指指点点。
但是以后她跟妹妹就姓江了。
那这里就是她的家了。
想到这。
孙来娣流了几滴晶莹的‘珍珠’。
江福宝听到姐姐在哭,她伸出藕节般的短胳膊,轻轻拍打着孙来娣的后背。
然后像个小大人似的哄了许久。
躺下来后,她还哼起了现代的儿歌调子。
愣是把两人连带着自己,一起给哄睡着了。
醒来时。
竟意外的看到孙来娣姐妹俩在穿衣服。
外头已经半亮。
昨天这个点,她们早就起来了。
看来昨晚她说的话,姐妹俩听进去了。
江福宝很欣慰。
由于要给床底下塞东西,江福宝只能继续装睡,等姐妹俩出去后,她才起床。
出来时,刚好看到娘亲在晾晒洗好的衣服。
两个表姐的新衣服被挂在麻绳上,随着晨风飘荡着,花花绿绿的,特别好看。
第164章 磨性子
“福宝起来啦?快去洗漱吧,真是个小懒虫,你两个姐姐都乖乖的吃早饭了,就你起的这么晚,娘去给你打水,赶紧刷牙洗脸。
来娣啊,你们俩的新衣服我方才都洗完了,呐,瞧瞧,都晾起来了,估计一上午就能晒干了,等明天就给你俩换上,今天先凑合穿下旧衣服吧。”
三个孩子今天换的衣服,都是一早天没亮时,张燕子给送到女儿屋子里的。
江福宝才不知道。
她睡得正香呢。
她只晓得每天睡醒,床边都会有干净的衣服。
“多谢四舅母。”
有了妹妹的洗脑,孙来娣没再拒绝。
她捧着木碗,舀着白粥吃的喷香。
比起在方府吃的大鱼大肉,其实她更喜欢外祖母家的简单饭菜。
哪怕是糙米粥,她也喜欢。
六岁的小人,眼睛如月牙般微微弯起。
吃完饭,张金兰抱起孙女坐上牛车。
临走前,还不忘交代几句。
“同金啊,今天去地里干完活,监督弟弟妹妹们在家学写字,来娣她俩就由你负责教,别光顾着玩,不然还有几天同木就该回来了,到时候教你们新的字,你们又把旧的给忘了,岂不白学了。”
张金兰的话,让江家几个小子垂头丧气的。
江福宝都看在眼里,她差点笑出声。
看来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的小孩,都不喜欢学习啊。
牛车驶离了江家村。
过了没几分钟。
马春霞家也拿着砍刀去山脚下了,不比王桃花家做竹签,一根竹子都能用上许久,她家做的竹筒费竹子,去掉头尾,只能取用中间部分。
她家里不大。
堆放不了太多竹子。
所以必须日日去山脚下砍竹子。
一家子刚出门。
老大江立文的媳妇陈全芬就鬼鬼祟祟的偷跑到村口了。
她闪身进了族长家。
足足待了一刻钟才出来。
而江家的牛车早已跑出老远。
缓慢的行驶在泥泞的小路上。
右边是延绵的高山,左边是一大片农田和无数座房屋。
家家户户种的几乎都是糙米。
毕竟糙米耐旱。
哪怕田地被晒得干裂,也不用一天浇许多次水。
可以一天一次,也可以早晚各一次。
看各家地里的情况来定。
这若是种的水稻,只怕都枯死完了。
碧绿的庄稼让江福宝的眼睛倍感舒适。
她眺望远方,看着风景。
徐徐微风扫过她的脸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