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民族竟然挑起争端,妄图想要断掉我大周粮食命脉,这一仗,我们不仅要打,还要赢得轰轰烈烈!”
皇上说的义愤填膺。
底下的群臣们各怀心思。
要打仗。
就要曾经成立派遣官员前去督战,而站在这里的所有臣子,都拥有相同的可能性会被皇上拎出来送去金石关。
那边条件苦寒。
单单是驻扎在边关,都没有人愿意去,更何况是去打仗的?
皇上的目光扫过所有人,“各位爱卿,哪一个可自告奋勇,前去督战?”
一时之间。
鸦雀无声。
皇帝深邃的眸光深处浮现出了一抹冷厉,被他死死的压在底下,目光一圈又一圈的扫过,施压感不言而喻。
忽然。
贤王第一个站出来,“儿臣愿往,事关我大周的颜面,事关我金石关百姓的生死存亡,儿臣愿意领兵前往,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皇上的心里涌上了一阵欣慰。
看着自己勇于担当的儿子,脸上浮现出了些自豪,“贤王好样的,只是眼下你事务繁重,还要负责大运河那边的交接,保家卫国重要,改善民生也重要,金石关战役要紧,大运河的开凿依然要紧,你负责大运河开凿,也是为大周立下汗马功劳了,这件事情,你不适合出战。”
贤王一愣,反应过来之后还要据理力争,皇上打断了贤王,“江爱卿。”
江谨言垂下眼眸。
长长的眼睫挞下,在江谨言那张白润的脸上,留下了浅浅的弧度痕迹。
江谨言出来两步,“微臣在。”
皇上说,“朕思前想后,你是墨武侯亲自带出来的,曾经几何时也曾随着墨武侯驰骋疆场,必然也像是墨武侯一样骁勇善战,金石关一战,朕想让你带兵前去,你觉得如何?”
江谨言淡淡的说道,“谨遵圣命,臣定当不辱使命。”
平西侯脸色大变,“皇上,微臣以为不妥,江大人现如今掌管大理寺,若是江大人离开,大理寺群龙无首……”
皇上哎了一声,“大理寺不是还有驸马爷吗?平西侯,就这么看不上自己的亲生儿子吗?”
皇上似笑非笑,阴阳怪气,平西侯硬生生的把话吞了下去。
皇上拍板定下来,“江谨言为正,罗义,宝林为副,三日后领兵启程。”
朝堂上。
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纷纷假模假样的夸奖江谨言。
皇上笑笑,“诸位爱卿如果没有异议的话,就先退朝吧,江爱卿随朕来。”
退朝后。
刑部尚书第一时间拦住了贤王,“王爷,宝林不能去,我就这么一个儿子!”
贤王淡淡地说,“你没看到父皇早已经有了打算,朝堂之上,方才无论是三人之外的任何一个人站出来,父皇都有足够的理由可以推脱,在一个月之前父皇提起游牧民族和粮食之间的事情的时候,想必父皇心里早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尚书大人,我亲自请缨,都被驳了回来,你觉得我能保住宝林?”
尚书大人双手微微颤抖,“可是……万一宝林有个三长两短,王爷你让我怎么活啊?”
贤王拍拍尚书的肩膀,“我方兵强马壮,更何况还有大凌王朝的援助,占领游牧族的土地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尚书大人不必如此担心,本王跟你保证,宝林一定会平平安安的回来还不成吗?”
“这……”
“尚书大人,你就把心放在肚子里吧,这一站,也是对本王而言至关重要的一战!”
“……”
——
御书房
皇上盯着江谨言看了许久,“爱卿,朕相信你一定不会让朕失望。”
江谨言面色不变,“微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辱使命。”
皇上满意的嗯了一声。
自以为很善解人意的说道,“这三天,在家里好好陪陪家人,不需要江爱卿每日一早来上朝了,听说江爱卿夫人身怀六甲,不日要出生,江大人多陪陪自己夫人,眼下看起来,江大人是赶不上自己孩儿出生了,不过朕一定会对你们父子俩加以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