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你退伍手续得上级部门批准吧?”林朝阳问。
“我有我的办法。”杜峰说了一句。
林朝阳知道他肯定是有办法才这么说,便不再追问。
杜峰又继续说道:“听了你的话我决定单干,又不能找我爸拿钱。原来我手里有四百多块钱,最近……花销比较大,就剩二百了。到深圳那边去进货,一路食宿、路费估计怎么也得百八十块钱,用来进货的钱就少了。”
说到这里,他眼神中带着几分恳求,“所以,我得跟你和我姐借点钱。我可以付利息,或者算你的干股也行。”
干股的想法是杜峰临时起意,他想着姐夫的见识非凡,拿了干股以后说不定可以多指点指点他。
林朝阳摆手说道:“干股就算了。借你钱没问题,但得跟你姐说一声,她才是咱们家的大总管。”
说着,林朝阳将陶玉书叫了过来,跟她说明了杜峰的想法。
听完之后,陶玉书一脸狐疑的看着杜峰,“你真要退伍做生意?”
“这事我骗你干嘛?”
“没钱还学人做生意。”
“没钱才要做生意赚钱啊!”杜峰一脸苦相,“姐,你就借我几百块钱就行。半年,半年时间我肯定连本带利还给你们。”
陶玉书轻哼一声,“利息就算了,本钱还我就行。我提前跟你说好,到了时间不还钱,我可是要找我大舅告状的。”
杜峰丝毫不惧她的威胁,高兴道:“你放心,我肯定一分不差。”
这天晚上,陶玉书和林朝阳躺在床上,她问林朝阳:“你就不怕杜峰赔本?”
“赔本不至于,赚多赚少而已。”林朝阳毫无负担的说道。
改革开放之初这个时间段,但凡是有点头脑和胆气,只要不遇上政策收紧的紧箍咒,做生意赚钱很容易。
这不是在美化改革开放,而实在是这个年代的商品物资供应太过匮乏,东西根本不愁没人买。
现在才1981年,杜峰就意识到要当倒爷,也算是有头脑的了,只要脑子的观念逐渐转变成为生意人,要赚钱太容易了。
“那他要给你干股你不要?”
林朝阳轻笑道:“借点钱还要干股,我就那么贪心?人家找别人借不一样吗?”
“我看他是想拉上你。”陶玉书说。
林朝阳当然也看得出来杜峰的目的,他只能说这个小舅子确实有点生意头脑。
“行了,就别想你那五百块钱了。”林朝阳搂着她说道。
第233章 小道消息
过了两天,燕大正式开学,1981级新生入学,校园里人流如织,热闹非凡,充满了青春活力。
中午吃完饭,林朝阳在未名湖边散步,碰到了陈健功、梁佐、李彤等几个熟面孔。
一个暑假没见面,大家分外亲热。
“我听说暑假你们去参加笔会了。”陈健功艳羡着问林朝阳。
“别提了,什么笔会啊!就是关了小黑屋,给大家放到黄岛上写了一个星期的稿子。”
听着林朝阳这么说,陈健功脸上的艳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幸灾乐祸,“哈哈!是吗?还好我没去。”
“对了,前天我看《延河》上发表了杜鹏程的评论,对《棋圣》评价很高,你这部小说最近的讨论热度可太高了。”
陈健功提起《棋圣》,其他几人也加入了话题。
“朝阳这部小说,夸的人多,骂的人也不少,这个暑假我看了好几篇批判《棋圣》的文章。”李彤说。
林朝阳淡然道:“小说嘛,有褒有贬很正常,创作与评论是文学的两翼,缺了谁都不行。”
陈健功调侃道:“瞧瞧朝阳这格局!真不愧是当红作家,小说才发表了不到两个月,前前后后得有小二十篇评论文章出来了吧?啥时候我的小说也能有这么多人讨论啊!”
李彤顺势说:“那得等你像朝阳这么红了才行。”
陈健功摇了摇头,“红是一方面。你没发现一个问题吗?夸朝阳的人可比骂他的人多多了,这充分说明了朝阳的人缘好。”
梁佐说:“你这话不对,就不能是因为我师父的小说写的好?”
说完,他不等陈健功反驳,又问了林朝阳一个问题,“师父,我听说暑假聂伟平来找你下棋了?”
“你听谁说的?”
“我听洪老师说的。”梁佐回了他一句,追问道:“有没有这把事啊?”
“是下了两盘棋。”
得到林朝阳的肯定回答,梁佐两眼放光,“师父,你牛逼大发啦!都能跟他对局了。”
林朝阳摆手道:“就是娱乐而已,人家用一只手就能赢我。”
梁佐兴奋道:“输给他也不丢人啊!而且我听说……”
他说到这里眼神中流露出几分崇拜之情,“聂伟平还说他五十手之内下不过伱。”
林朝阳:???
“洪子成是这么跟你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