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圣》出版近三年时间,累计销量达到了260万册,其中近240万册都是前两年取得的成绩。
到今年,大半年的时间也就卖了20万册。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部小说的销量还可能会进一步衰减,然后恒定在一个相对较少的销量上,每年再版那么一两次,这也是大多数畅销书所要面对的命运。
但自从《棋圣》电影上映之后,原著小说的销量直线上升。
之前大半年才卖了20万册,结果《棋圣》电影上映一个多月,原著小说硬是卖出了近40万册,让小说总销量成功逼近300万册大关。
现在《棋圣》又跟中日围棋擂台赛这个时下最火热的社会话题联系到了一起,不管是电影也好、小说也罢,在接下来一段时间里,恐怕都要迎来一阵火热的行情。
这可让燕京出版社高兴坏了,《棋圣》的出版合同还有半年才到期,这段时间里他们少说也能靠着这部小说再赚个几十万元。
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躺着就把钱赚了!
在中日围棋擂台赛的话题在民间炒的如火如荼时,林朝阳接到了董桥从香江打来的电话。
自七月份明报出版社提出出版请求,再到八月份林朝阳去香江与他们签订合同,一晃已经四五个月时间过去了,林朝阳前几天刚刚收到《闯关东》的样书。
一上来,董桥先是询问了林朝阳对样书的意见,林朝阳说满意后,他又聊到了版税预付款的事。
这次明报出版社对于《闯关东》信心十足,装帧形式跟内地一样,也是分上下两册,单册定价60港元,两册就是120港元。
小说首印1万套,林朝阳应得的版税就是24万港元,董桥在电话里说这两天就会给林朝阳汇过来。
闻言,林朝阳有些惊讶,这可不像明报出版社的作风。
转而,董桥又提到了刚刚在香江下映的《棋圣》。
《棋圣》自11月初在香江上映,历时31天,取得了1045万港元的票房,成功挤进了今年香江电影票房排行前20,位列第19名。
对于一部内地班底制作、没有大投资、大明星的电影来说,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相当不容易。
《棋圣》的电影在香江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有了观众基础,自然就有了畅销的可能,所以明报出版社就对《棋圣》的原著小说来了兴趣。
董桥这次专门打国际长途,主要就是为了这件事。
明报出版社想出版《棋圣》,只要版税给够,林朝阳自然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一番交流后,双方顺利达成一致意见,仍旧是20的版税,林朝阳将《棋圣》的出版权交给了明报出版社。
又过了两天,林朝阳收到了明报出版社从香江回来的24万港元版税。
等他到家之后,陶玉书也刚下班,杜峰突然跑了过来,问他们夫妻俩:“姐、姐夫,你们家买车不?”
第401章 鸟枪换炮
“买车?”陶玉书先是一愣,随即笑着说道:“你怎么又倒腾起摩托车了?”
见陶玉书误会了自己的意思,杜峰连忙说道:“姐,不是买摩托车,是四个轮子的小轿车。”
“小轿车?”陶玉书闻言满脸惊讶,“小轿车多贵啊,买那玩意干嘛?”
“方便啊!骑着摩托车,夏天热、冬天冷,肉包铁危险系数还高,骑着都得小心翼翼的。
有了小轿车,刮风下雨、寒冬腊月都不怕了,舒舒服服去上班,多好啊!”
杜峰说的很好,陶玉书却一点都没听进去,一个劲的摇头,“不买不买,那玩意多贵啊,一辆车二三十万,我们家哪有钱买这么贵的东西。”
听着她的话,林朝阳默默的将刚带回来的存折翻开,里面“5”开头的六位数存款,陶玉书瞪了他一眼。
“姐,不贵。四五万就能买个车,十万你随便挑。”杜峰说道。
“买菲亚特啊?”
八九十年代,汽车对于中国人来说一直是个高不可攀的奢侈品,除了少数生意人有经济实力买汽车之外,绝大多数老百姓的收入是不足以支撑汽车这种高消费的。
但事实上,在这个年代也不是所有汽车的价格都是那么高不可攀的。
比如杜峰那辆自己攒出来的华沙,比如从东欧的社会主义兄弟国家引进的菲亚特。
菲亚特126p,最早引进国内据说是为了易货一批机床补的零头。
这辆车被进口后很快就成为了第一批富起来的万元户的标配,因为它的售价仅有7000元人民币。
尽管身材娇小,排量也不大,可这毕竟是小轿车啊!
这辆菲亚特可以说是充分满足了普通老百姓对于拥有一辆私家车的梦想,也成了八十年代销量最好的私家车之一。
“菲亚特用好几万?小日本的车,海南那边现在停满了轿车,10万块钱能买一辆30l的顶配皇冠。
我有两个朋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