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生活和感受的作品就应该得大奖。
1988年6月6日,燕京,西长安街。
跟十年前比起来,现在的长安街称得上车水马龙,尤其今天还是周一,黑压压的自行车大军占据了宽阔道路上的主力,其中夹杂着摩托车和汽车。
在如龙的车流、人流之中有一条细小的分流,拐进了长安街以南的大六部口街,然后又钻进了一条小小的胡同。
平日里不算热闹的胡同,冷不丁充斥着车鸣声、人声,变得热闹而喧嚣。
庄重文文学奖的颁奖还是在小六部口胡同,今天林朝阳家的东西跨院四门大敞,颁奖并没有搞什么大会,也没有横幅和鲜花。
不仔细观察的话,你甚至不会发现这里竟然是一个文学奖项的颁奖现场。
在这里唯一可以甄别的,大概就是人群中的含「文」量。
今天小六部口胡同不仅有评委会的评委们到场,还有文化口的诸多领导干部、国内多家知名文学杂志的主编/副主编、出版机构的领导、诸多作家、评论家以及来自多家电视台、报纸的记者,总计一百余位嘉宾到场。
当然了,除了这些人,今天还有一位特殊的嘉宾,他就是奖项的出资人庄重文。
庄重文昨天就到了燕京,下榻在燕京饭店。燕京饭店也在长安街上,距离小六部口胡同不到3公里。
今天一早,庄重文便乘车来到了小六部口胡同。
见到林朝阳,他脸上露出真诚的笑容,上前两步主动伸出了手。
「林生,辛苦了!」
「庄先生客气了。」
寒暄两句,林朝阳给庄重文引荐了在场的一些领导,之后两人低声交流。
庄重文出资设立文学奖,当然有出于公心的一面,但同样也有私心。
这段时间他虽然人在香江,但关于庄重文文学奖的消息还是会不时传入他的耳中,奖项第一届举办就能取得这样的影响力已经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
尤其是他昨晚落地燕京之后,特地看了几份报纸对庄重文文学奖的报道,深切的感受到奖项的影响力,庄重文庆幸这件事他真是托付对了人。
30万元设立一个文学奖项,让他的名字在短短几个月之内传遍了大江南北,
如果从生意的角度来看,简直赚翻了!
两人交流之际,庄重文又对林朝阳说了几句感谢的话。
庄重文文学奖的奖金是由他出的,但一应组织、评选流程却都是林朝阳推动的,而且林朝阳还贡献出了自家的宅子,可谓出钱又出力,居功至伟。
时间接近九点,嘉宾陆续都到齐了。
被人簇拥着的陆遥前来与林朝阳打招呼,今天是他授奖的日子,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连病容都多了几分精神。
「听说你生病了?」林朝阳问。
「没什么大事,只是咽炎。」
陆遥生病之后,对外一直都声称得的是小病,而且还不愿意上正规的大医院,笃信中医和偏方。
「小说写的怎么样了?」
「前些天第三部刚刚写完,手稿已经寄出去了。」
林朝阳点点头,「既然小说也写完了,就别再熬身体了,有时间还是要到大医院去看看,该治病治病。有了奖金,先把病解决了。」
感受到他的关切,陆遥颌首,握着林朝阳的手摇了摇。
陆遥很感谢林朝阳,他觉得如果没有林朝阳推动庄重文文学奖的设立,他百分之百不会得这个奖。
以至于领奖时,他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就是:
「感谢朝阳同志—」
庄重文文学奖的颁奖终究没有像林朝阳想的那样吃个饭就把奖给颁了,中国人没有老外的那种松弛感,颁奖午餐弄不好搞成农村坐席,最后林朝阳跟文协商量了一下,干脆直接颁奖吧。
因此庄重文文学奖的颁奖连个领导发言都没有,只由冯穆这个评委会主席简单的站在院里的法国梧桐下致了几句词。
陆遥是第一个上前来领奖的,他的第一句话,便让在场的诸多领导变了脸色。
第504章 明明是我先来的
陆遥领了奖,心情激动,要感谢林朝阳本身没什么问题。
熟悉庄重文文学奖设立前因后果的人都知道,林朝阳可算是奖项成立乃至在几个月里便形成了巨大影响力最大的功臣。
但问题是,庄重文文学奖是由庄重文这位爱国港商出资设立的,用后世娱乐圈的话来说,这是金主爸爸,更何况人家今天还在场。
陆遥一上来不感谢文协也就算了,把庄重文这位重量级人物也给忽略了,这在在场领导们看来,无疑是一次严重的wj失礼,
实际上陆遥也不是不感谢,只是把庄重文放到了第二位。
可听完他的感谢,领导们依旧乐不出来,他们觉得陆遥还不如不感谢。
与领导们略显阴沉的脸色比起来,庄重文却面色如常,笑吟吟的看着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