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文豪1978 第629节(2 / 3)

公布期间,总会陷入一场龙争虎斗,为了谁能率先发表对新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深入资料或采访而争先恐后。

今年《联合报》副刊另辟蹊径,没有争着去报道诺奖得主,而是去报道了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得主林朝阳。

虽说纽奖影响力没诺贝尔文学奖那么大,但谁让它今年的得主是一位中国人呢。

而且今年的诺奖得主奥克塔维奥·帕斯是个墨西哥诗人,在亚洲没什么知名度,也很难引起读者们追捧的情绪。

林朝阳就不一样了,这两年他的作品在岛内可是相当火的。

如此一来,《联合报》副刊的报道还真就收到了奇效,报刊销量节节攀升,

引发的讨论和反响更是碾压了把关注力全部放在诺奖身上的「人间」副刊。

期间人间副刊的各种沮丧灰心自不必提,在发现了纯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林朝阳的新作《父亲》后,人间副刊觉得这是个抓住热点的好机会。

《联合报》副刊炒林朝阳,他们也可以炒嘛。

他们第一时间向知名作家发出邀请,希望他们能够写一写关于《父亲》的评论。

结果没想到,响应者居然有不少。

林朝阳的作品在湾岛本来就不乏读者,连续几篇知名作家的评论文章发表后,一些潜在读者们对这部小说的兴趣也大增。

虽然小说出版初期在普通读者当中口碑欠佳,但在名家推荐的加持下,小说的销量和评价成功逆转。

许多读者在读完了小说之后深受感动,两岸三地读者的阅读口味各有不同,

湾岛的读者向来推崇细腻、温柔,哀而不伤的风格。

《父亲》细腻温柔不足,但情感充沛,只要能读得进去,催泪效果要比琼瑶的言情小说不知道强悍了多少,而且后劲儿极大。

经过月余时间的传播,这部小说的「催泪」效果闻名于湾岛读者群体之中,

同时也收获了读者们的热烈追捧和喜爱。

让林朝阳在湾岛读者当中的名气进一步发酵,多了许多忠实拥。

《父亲》上市发售一个多月时间,眼看着还有不到一周就是圣诞,香江的街头已经有了节日气氛。

在港英政府的统治下,香江对圣诞节很重视。

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商家总会举办各种各样的促销和庆祝活动,商场、餐厅、电影院等诸多公共场合内的人流也要比平时多了很多。

这两年,香江的老式戏院逐渐被新式的迷你戏院所取代,但并不妨碍人们的观影热情。

今天林氏影业出品的《纵横四海》在全港64家影院上映,许多电影院内排起了长龙,形成了难得的观影热潮。

也难怪影迷们如此捧场,这部由吴宇森执导的动作喜剧片,汇聚了周润发、

钟楚红、张国荣三大巨星,连配角都是曾江、朱江、胡枫等一众实力派演员。

电影拍摄更是去到了法国取景,总投资超2000万港元,在如今的香江电影市场绝对是一等一的大卡司、大投资了。

如此投资,单单指望香江本埠回本是不可能的,早在电影拍摄之初,《纵横四海》就已经洽谈好了湾岛、东南亚、韩国等多个地区和国家的版权合作。

尽管大制作的明星策略总是被垢病,但在卖片方面确实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别看《纵横四海》投资巨大,但从立项之初,「高风险」这三个字就跟这部电影没什么关系,这也是近一年以来,林氏影业掌舵人陶玉书所追求的效果。

电影向来高风险行业,但林氏影业要上市就必须控制风险。

「林太,看来《纵横四海》的票房稳了!」伍美珍抱着两桶爆米花,看着正排着长龙的观众说道。

「才上映第一天,这都是宣传的功劳,真正有多少水准要等几天才见分晓。」陶玉书冷静的说道。

伍美珍将手里的爆米花递给陶玉书,「林太。」

陶玉书警了一眼爆米花,「你吃吧。」

伍美珍脸色发窘,她特地给陶玉书带了一桶,一个人吃两桶她哪里吃得了啊!

自今年年初开始,林氏院线旗下的各家电影院在大堂引进了亮丽的美式小食店,并且严禁观众自携食物入场。

去过电影院的观众都知道这玩意有多暴利,至今大半年时间,小食业务已经为林氏院线贡献了7500万营收。

早年间,香江戏院外有贩卖小吃的传统,还曾有戏院打出过「禁止携蔗入场」的警告。

林氏影业最初推出小食店业务也引起了一些观众的反对,甚至还起了不少争执。

但陶玉书在整条院线做了一个月的促销活动,之后每当有热片上映都进行一次促销,如此三四个月之间,观众们的愤怒就被温水煮青蛙的策略成功化解,逐渐接受了这种变化。

再加上去年推出的会员系统,仅仅是这两项周边业务,就为林氏影业这家母公司增加营收21亿港元。

除了在院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