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文豪1978 第648节(1 / 3)

这反应未免也太夸张了吧?感觉今天不讲点干货都对不起这些学生们的反应。

活动厅占地广大,尽管是白天,也必须要依靠灯光才能提供充足的光线。

在灯光下,林朝阳看到了一双双眼晴如夜空中的星星,明亮而充满期待,让他忍不住想起以前在燕大演讲时,那时似乎也是这样。

「非常高兴能够来到哥伦比亚这座顶尖学府和诸位进行交流,虽然我的演讲才刚刚开始,我已经预感到这将是一次令人难忘的经历。

就在昨天,我还在苦恼今天的演讲应该讲些什么内容。」

林朝阳上来先卖了个关子,引来了不少人的好奇。

「那天我跟编辑在第七街的麦克索利酒吧喝酒,偶然间碰见了罗伯特·劳森伯格。他,你们知道吗?」林朝阳问。

底下不少学生点头。

林朝阳玩笑着说道:「看来他的知名度在美国不太行,才这么些人知道。在我们中国,我如果问大学生的话,十个里有九个都知道。」

现场发出一阵哄笑声,气氛轻松起来。

「那天我们聊的很好,他说它很喜欢我的《梵高之死》,就跟你们一样。」

下面又有人露出会心的微笑。

「我们还谈到了一些其他的话题,比如艺术是否需要受难才能得以升华?」

说到这里,林朝阳的语气逐渐严肃了起来,从轻松到严肃,他轻而易举的将台下所有学生的心神牢牢住。

「劳森伯格先生认为,艺术需要受难的激发才能有夺目光彩,才能有历久弥新的生命力。

他的观点我不完全赞同,但是是有一定道理的。

卡夫卡式的死亡受难,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他作品的艺术魅力和他本人的传奇性。

包括我写的《梵高之死》,我想诸位如此喜欢这部小说,也应该与梵高本人的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我们中国有个成语专门来形容这种情况,叫天妒英才。

这些故事的背后,其实是遗憾的力量。

这几天我一直在纽约公共图书馆看报纸,正好看到了一个小故事,想分享给大家。

在被誉为牛仔之城的达拉斯,那里有个叫罗恩的电工,他是个典型的西部牛仔,生平爱好三件事,喝酒、美女和斗牛。

总之是个性情得不能再性情得男子汉,他生平最瞧不起的就是那些同性恋。

因为一次维修事故,罗恩受伤进了医院,在检查过程中他却被告知感染了艾滋病,只剩下30天的生命。

得知自己的病情,罗恩怒不可遏,

不仅是因为他命不久矣,更因为他觉得自己受到了莫大的侮辱。

艾滋病?那是只有那些令人作呕的同性恋才会得的绝症,他怎么会得这种病呢?

他愤怒、不甘、绝望——”

林朝阳语气平缓的讲述着牛仔罗恩·伍德鲁夫的故事,在1991年这个故事还未被拍摄成电影,变得在美国家喻户晓,

眼下它只是发表在《达拉斯晨报》上的一则无人关注的真实故事。

但透过林朝阳的徐徐讲述,在场的学生们还是慢慢的沉浸在这个充满了张力的故事中。

直到故事讲到最后,林朝阳说:「很抱歉,这个故事没有结尾,因为罗恩先生的故事仍在继续,他还健在。」

本来学生们在听讲时还在为罗恩的病情担忧,听到林朝阳这句话,他们的心中顿时轻松了下来,没人会不喜欢大团圆结局。

他们继续聆听着林朝阳的声音,感受着他的真诚。

「我讲这个故事,其实就是想向各位求证一件事。

假设一个人他得了绝症,身为旁观者而言,你是希望他在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丧失斗志的死去?

还是像个斗士一样与病魔抗争下去,哪怕最后饮恨而亡?」

听着林朝阳的问题,在场有人喊道:「我选后者!」

这个声音的选择获得了大多数人的赞同。

林朝阳点了点头,脸色郑重起来。

「与其像个孬种一样,不如轰轰烈烈的活一回。

我们喜欢听受难的故事,不是因为喜欢受虐,而是偏爱人类在面对苦难与死亡前的不屈斗志。

那是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这就是我今天想讲的话一一人生是一趟有去无回的列车,你无法预测接下来的日子里会发生什么变故,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成为自己的英雄!」

林朝阳慷慨激昂的声音回荡在活动厅内,播撒进现场数百位听众的耳朵中,

也融进了他们的心中。

所有学生都被他那饱含热忱的讲话所感染,心潮澎湃,难掩激动,他们滚烫的眼神聚焦在林朝阳身上,满是崇敬之色。

活动厅内很安静,但氛围却并不平静,如同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