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周刊》销量上涨了35,还引来了许多报刊的转载,
用后世内娱的说法就是「火出了圈」。
这张神图在为张曼玉狂吸了一波颜值粉丝的同时,也在读者和粉丝的心里种下了一个疑问,那就是张曼玉当时看到的究竟是什么,竟让她有那样的反应。
在照片中,橱窗中的olly是虚化的,只能看到个大概。
在一些媒体的引导下,读者和粉丝心中的这个疑问被无限放大,陶玉墨让媒体们足足溜了大众三四天,直到把大众的好奇心钓在了最高处,才揭开了庐山真面目。
接下来的几天就简单了,「泡泡玛特」和「olly」这两个名字成了香江社会最火热的新闻之一。
恰好最近又赶上圣诞节,直接让泡泡玛特得业绩直线升。
在这场别出心裁的营销里,张曼玉是友情客串,一分钱没花。
但为了调动媒体资源,陶玉墨可是足足掏了近两百方港元。
不过再贵也是值得的,一张神图让「泡泡玛特」和「olly」这两个名字火遍了香江,也让泡泡玛特收获了上亿港元的品牌价值。
当然,这个数字是广告代理公司事后预估的。
「沪上、台北、新加坡、东京、大阪、汉城陶玉书数着陶玉墨给泡泡玛特制定的规划,两年之内要落地整个东亚、东南亚的重要城市,接下来再用3年时间布局欧美。
目前,湾岛和新加坡的门店就快开业了。
「这丫头可真能折腾,上回我来谈事情的时候这里还没开业呢。」林朝阳说。
陶玉书也有些感慨,「这丫头确实有股疯劲,要么不做,做就做到极致,也不知道这项业务最后能发展的怎么样。」
「开局就表现的这么好,不会有问题的。」
夫妻俩说着话,两个孩子已经在店里逛了好几圈,哪怕人流拥挤,也兴致不减。
手里的东西很快就拿不下了,连林朝阳和保镖都不得不当起了购物车。
最后一结账,2555块!
好家伙,当真是销金窟!
第615章 混个龙套
双旦期间,陶玉书能抽出一天时间来陪孩子并不容易,那天之后,她就一直忙于参加各类年末酒会、年终总结之类的活动,一直到元旦后才轻松下来。
一到年末,香江的各类财经报刊又活跃了起来,一家比一家急着推出所谓的富豪榜,其中《资本》杂志的1994年香江华人超级富豪榜推出时间最早。
近几年香江地产行业火热一片,gdp数据狂飙突进,一众富豪的财富积累速度也有了显著的提升。
郭炳湘兄弟和李兆基共同创办的新鸿基地产股价大爆发,直接将李嘉诚这个多年首富掀下马来,只落了个第3名,富豪榜前3名的财富均已超过了450亿港元。
而去年位列富豪榜第4名的林朝阳、陶玉书夫妻俩,今年表现依旧稳定,还是第4名。
不过按照《资本》杂志给出的数据,夫妻俩拥有的财富比去年可是又上了一个台阶。
受索尼影业战略入股影响,林氏影业的股价从年中开始就一路向上,超过200
亿港元的市值体量竟然在不到半年时间里翻了个番。
截止12月30日收盘,林氏影业总市值达到了惊人的4156亿港元,夫妻俩手上仅仅是持有的林氏影业股权价值,就高达230亿港元。
索尼影业的入股,只是林氏影业股价股价狂的一部分,更关键的因素还是其美国业务在今年迎来的集中大爆发。
3月《断箭》上映,吴宇森再次撼动好莱坞,北美票房146亿美元,全球票房213亿美元。
6月《生死时速》上映,继《黑侠》之后李连杰与桑德拉·布洛克二度携手,
北美票房121亿美元,全球票房35亿美元。
11月《惊声尖叫》上映,作为美国林氏打造的第二个恐怖电影系列的第一弹,北美票房破亿,全球票房17亿美元,成为了好莱坞又一个以小博大的经典案例。
商业电影方面,美国林氏延续了去年的成功,并且是更进一步。
而在文艺电影方面,9月《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参加了第4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凭借着极佳的质量,这部电影打破电影节常规,拿下了金狮奖、最佳男主角奖和费西比影评人周奖三项大奖。
12月圣诞夜前,《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登陆美国各大院线,凭借着在年轻人群体当中的超高人气,上映首周狂轰下6450万美元的恐怖成绩。
这个成绩别说是艺术片了,就是绝大多数商业大片也难望其项背。
可惜的是1994年美国影坛出了个怪物《阿甘正传》,北美33亿美元、全球678亿美元的票房,成为了全球艺术电影无法企及的神迹。
不过不管怎么说,《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已经大获成功了,而且可以说是票房、口碑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