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寒门大俗人 第64节(2 / 2)

心眼,故意误导我们,容你说错几句话,这点度量我们还是有的。”

商老九:“那我可就说了。”说着,看向李三郎,“请问大爷,你功夫如何?”

李三郎看了看商老九,看出他眼底的探究,淡淡回了两个字:“还行。”

商老九在心里撇了撇嘴,果然是兄妹啊,都不好套话:“如果大爷武艺不错的话,可以试着报考府学的武学馆。”

“咱们大楚,文武并举,并不存在重文轻武的现象,每年府学招手的学科学子和武科学子的人数是一样多的。”

“而咱们西域都护府,因地处边境,战事不断,对将士的需求大过文人,所以,对于武科学子的招收条件放得比其他地方宽一些,只要功夫够强,对学识倒是不那么看重了。”

李五丫眉头皱了:“报考武学馆,最后是不是都得上战场呀?”

商老九笑着点了点头。

李五丫无语了,他们家这才脱离了上战场的命运,感情转了一圈又回到圆点了。

商老九瞅着李五丫的脸色不对,想到了什么,立马又道:“这上过武学馆的学子,和那些直接去当兵的肯定是不一样的。”

“武学馆培养的是将领,考核通过的武举人,到了军营,至少都是七品队长齐步,只要杀敌勇猛,升迁是很快的。若是功夫够强大,还能进京考武状元呢。”

听到这话,李三郎有些心动了。

李五丫和李二丫对视了一眼,没有说话。

“先回家吧,买地和上学堂的事都得和爹娘商量。”

李长森和金月娥听了孩子们打听来的消息,都有些沉默。

“没想到在这戎城买块地都这么难。”

“戎城是边关诸城中心,这里的世家大族多,他们将大量的好地握在手里,留给其他人的自然就少了。”

“等等看吧,若是牙行那边有连片的地出来,咱们立马就买,若是没有,也只能分散着买了。”

“至于上学堂的事,三郎你自己想清楚,你做什么决定爹娘都支持你。”

最后,李三郎还是选择报考武学馆。

对此,家里人都没说什么。

以李三郎如今的功夫,应该算得上是八品武者了,在武学馆里学习几年,那时功夫到了九品,上战场就不怕什么危险了。

二月初,府学开始招新。

李家上下都以为李三郎容易进,李七郎容易因学识不够而被刷下来,可结果却恰恰相反。

边关文风不盛,报考文科的人很少,李七郎顺顺利利的就进了府学;

可李三郎呢,因为报考武科的人太多,他虽靠着出色的功夫通过了考核,可却在录取阶段被刷下来了。

“怎么会这样?!”

李五丫找到商老九打听消息。

商老九这些年为了在戎城立足下去,结交了不少官府官员,虽都是些低品阶的,但打听点消息还是可以的。

“我打听到了,本来大爷已经被录取了,但一个卫所指挥使的儿子临时要来就读,就把大爷给顶下来了。”

“这都能顶?”

商老九面露苦笑:“官场上的官员都是官官相护,他们要给自己人开后门,咱们普通百姓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的。”

李五丫看着他:“你有办法帮我哥吗?”

商老九摇了摇头:“我认识的官员品级太低,权限太少,这事完全说不上话。而且告示已经出来了,就算找得到人帮忙,也没法更改了。”

第57章 ,适应

李三郎没被府学录取,李家上下心里都很气愤。

李五丫看着李三郎:“哥,咱们要不要去找一下蔡总督?”

李三郎沉默了一下,随即摇了摇头:“为了一个府学名额,浪费蔡总督欠咱们的人情,我觉得不划算。”

“府学又不是只能考这一次,这次没录取,大不了下次招新的时候我再去,总不能回回都把我给顶了吧。”

李五丫:“可是,这至少得耽误你一年的时间。”

李三郎笑道:“一年而已,也耽误不了什么的,刚好咱们家刚到戎城,什么都还不了解,买地的事又还没落实,我在家里也好帮把手。”

见李五丫还蹙着眉头,笑着上前点了点她的脑袋。

“好了,小管家婆,这事就这样吧,被人顶了,只能怪我运气不好。”

李七郎气呼呼道:“那些走后门的人真讨厌。”

李五丫看了他一眼:“主要是咱们家太弱了,若是咱们家够强,别人也不敢这般。”

“所以七郎,你要好好读书,争取明年就考童生,后年就考秀才,大后年就考举人。”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