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
【要风度不要性命,要故弄玄虚不要脚踏实地,说起实事来也要先绕上三圈,互相打个哑谜。有意思吗?他们是觉得很有意思的。】
【哪怕永安在出题之时已经非常明确地说了,我要的是解决洛阳问题的时务策,有相当一部分答卷仍走的是永和士人的清谈之风。】
【这些人完全没从永安的行事中看出来她的喜好,或者说,这些人就算看出来了,也没觉得自己经历这场考核后,会是以永安亲选之人的身份加入她这一方。所以他们仍然停留在旧日的规则之中。】
【可新朝已从那场曲水流觞宴中正式萌芽了,真正走上争霸之路的也不是楚王,那麽,一个人如果连自己未来君主的喜好都看不明白,他还凭什么被称为人才呢?】
【永安的喜好从头到尾只有两个字,务实!】
【乱世之中,非务实不足以救世。】
【从她打破了晋朝偏安南方的局面,支持刘裕夺回洛阳开始,这个想法就已经对外表现出来了,她需要的是能够帮助她稳步向前,扫清弊病的智囊,是帮她斡旋争锋,沙场较量的悍将,是能够随同她一起摆脱过往身份影响,摆脱时代烙印,摆脱积弱朝廷那些冗杂弊病的革命同盟!】
【这些人,正如她先前和刘穆之交谈时所说的那样,可以不够特殊,可以不要张良韩信的本事,但一定要能跟上她的脚步,也一定要——】
【务实。】
【越要改变一个时代,越需要做事。】
【就像农人耕作,不能坐在田边,等着兔子撞上树桩,带来一顿肉食,不能等待天上总能在合适的时候落雨,给庄稼带来浇灌,现在都已到了这个时候,北方蓄势待发,谁给你的时间在这里哄抬名士身价,标榜所谓风流人物?】
【该醒醒了。】
【但很遗憾的是,除了像是刘裕、刘穆之这类相对出身底层的人,真正先一步醒悟过来的,反而是在此之前很难得到掌权机会的女人。诸如谢道韫、谢月镜、褚灵媛这样的人,在一张张试卷呈递到永安面前,看到她的脸色难看得像是风雨欲来时,看到了这个点燃起来的信号。】
【永安为什么要在乎这个信号先被谁发现?她需要的是有人可用,不是有男人可用。】
【还想当晋朝臣子,还在那里搞清谈的人,凭什么指望她会委以重任?】
【她很欣慰地听到,在批阅试卷的一众人里,出现了一个声音:太后殿下,我可以答一次这份考卷吗?】
【这是对于随后的女官入朝来说,至关重要的一步。】
天幕之下的众人呆呆地看着天幕,一时之间竟不知道,该当对此做出何等表示。
女子称帝本就是一件对他们来说从未经历过的事情,那麽随同永安称帝而来的女官呢,同样不在他们的想象之中!
可按照天幕所说的情况,这又哪里有让他们置喙的余地。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是一句自古以来的哲理名言。
春秋之时的楚灵王喜好细腰,何止是宫中的夫人为了迎合君王喜好,要保持腰身纤细,就连楚国的读书人和臣子都纷纷节食,每日少吃一顿饭,就为了达成同样的目的,让国君看到朝堂上的景象感到赏心悦目。
永安陛下只是喜欢务实救世,不喜欢清谈,已算明君喜好之中的第一流了,她有什么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