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重生8o从民办教师做起 第287节(1 / 2)

在大领导定下基调后,第二天,央视以及人民曰报就发表了对小安乡服装厂的看法和评论。

人民曰报评论称,小安乡服装厂的发展,是符合国家改革开放方针的。

小安乡服装厂的分红,是值得表扬的,因为小安乡服装厂让老百姓变得富裕,这正是国家所希望看到的。

随着官媒的发声,很快,全国对于小安乡服装厂分红都只剩下了羡慕。

也因为小安乡服装厂分红轰动全国,第一时间,就有无数全国记者纷纷往小安乡赶。

而小安乡服装厂厂长王昌平,更是每天都要被好几波媒体采访。

“来小安乡的人好多啊!”

一辆客车上,一个二十五六岁的年轻女人忍不住惊叹。

她的目光所致,马路上全都是来来往往的车。

“那是因为李老师要结婚了,很多人都是前往小安乡参加李老师婚礼的。”旁边有一位大叔朝女人解释说道。

“李老师结婚?哪个李老师?”女人诧异问。

“就是李可灼老师呗,除了他谁能有这么大的面子?”大叔颇为自豪说道。

“大叔你是小安乡本地人吗?”女孩朝大叔问。

“当然,我还是和李老师同村的呢。”大叔很自豪。

“真的啊,大叔你好,我叫贾美琴,是冀省晚报的记者,我们采访一下您吗?”女人惊喜的朝大叔问。

“你是记者要采访我?”大叔也很诧异。

“是的。”女人点头。

“可以啊。”大叔也点头答应。

见大叔答应,女人拿出了录音设备。

“大叔,请问你说的李老师结婚,是什么时候?”女人朝大叔问。

“什么时候?后天吧。”

大叔说道:“后天李老师就结婚了,你不知道,这几天我们小安乡来了好多人,都是参加李老师婚礼的,估计最少都得有几千人……”

“这么多人?”记者听到几千人很惊讶。

“这么多人参加李老师的婚礼,有那么大的场地吗?”记者好奇问。

“当然,李老师结婚地点定在了小安乡中学,小安乡中学那么大,别说几千人,就是上万人都办得下。”

“这样啊,”记者点点头,转移话题问:“大叔,听说你们小安乡服装厂今年分红,每家每户都成了万元户?这是真的吗?”

小安乡服装厂分红的事情,才是她这次来小安乡的原因,她没有忘记自己的主要目标。

听到记者的作文,大叔点点头:“是的,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成为了万元户,要是分的多一些的,还能成为好几个万元户呢。”

“那大叔,你家也分红了吗?能不能透露一下具体数字?”记者又问。

“我家啊,当然分了,我家分到了两万五千多呢。”大叔自豪说道。

“正是厉害,大叔,你知道小安乡服装厂,是怎么发展成现在这么大的呢?”记者又问。

“当然是因为李老师了,服装厂其实都是李老师一手弄出来的,当年办服装厂是李老师提出来的,一开始还有很多人不愿意入股,还是李老师自己掏钱买的机器!要是没有李老师,根本不可能有现在的服装厂。”

------------

第400章 结婚了

“而且,服装厂办起来后,后面的服装设计,以及营销策划等等,都是李老师安排的。”

“李老师为了让大家都能发财,他更是拿去几十万块钱借给我们大家入股服装厂,如果他不借给我们钱,我们也不可能每年从服装厂分那么多钱。”

“我听说李老师拿着你们服装厂的货在国外成立了一家服装品牌,并且赚了很多很多钱,比服装厂赚的钱多很多,但是这些钱并没有分给你们,对于这样的情况你们是什么感想呢?”记者继续朝大叔问。

听到记者的话,大叔脸色有些不太好,他说道:“记者同志,你这话我就不爱听,李老师能够在国外赚钱,是人家自己的本事,我们都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能够每年从服装厂拿到那么多分红,我们都已经非常满足了,我们并不羡慕李老师在国外赚钱。”

“而且,李老师赚了那么多钱,人家还是勤勤恳恳的教书育人,要是换成是你,你有李老师那么多钱,你还愿意每天在学校起早贪黑的教书吗?”

最后大叔说道:“记者同志,我敬你是一个记者同志,你对我的问话有贬低李老师的意思,所以我不想继续接受你的采访了。”

“而且我还要提醒你一句,也就是我脾气好,要是换成其他人,你早就挨揍了。”

大叔说完后,把头扭到一边,不在和记者说话。

听到大叔的话,记者脸都红了,或许是太尴尬,这让她有些不知所措。

不多久,汽车来到了小安乡集镇。

汽车停下,所有人开始下车。

下车的时候,之前的大叔朝记者说道:“记者同志,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