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7章(2 / 2)

多少景走过多少路,才勉强一步步复原回去,站在他来时的路尽头,重新构思更好的方案。

而这一次,莱昂却帮他做完了这一步,视觉概念图上圈圈点点,引申出去是各种来源繁杂的参考。

也许这些不尽然准确,仔细看下来却无一废话,给谷以宁提供了不少新的思路。

除此外,他还在场景部分给了更多备选,时隔几年重新拍摄,过去实景地或许早已变样,这样一来,就又帮谷以宁解决了一个大麻烦。

拍蔷薇号时犹如逆水行舟,现在有了莱昂作桨,如果再有江若海的加入,是否也算得上破浪而行?

谷以宁有一点许久未有过的雀跃,从头到尾细细看完,标注截图了几个地方,给莱昂发去消息,问他为什么有些地方是空白。

电话很快回拨过来,莱昂解释是因为有些参考太冷门,在网上搜不到,兴许是江若海她们无意中在哪儿见过的,要给他点时间再找找。

“或者直接问江若海可能更快。”他又补充说。

谷以宁应了一声道:“时间这么久也许她也不记得了。话说回来,你都是怎么找到或者想到的?不会是用了gpt吧?”

莱昂不肯回答,却过了会儿问:“这些对你有帮助吗?我自以为是想了很多,但也许也不是很有用吧?”

“非常有帮助。”谷以宁笑说,“自以为是这个词不是这么用的。你是想听夸奖或者感谢吗?”

莱昂也低低笑了,声音透过话筒振动着传来,谷以宁听见他说:“有你这句话就够了。”

谷以宁忽然有些不知该说什么,电话没有挂掉,两个人都沉默了一会儿,只有呼吸声在电流之间传递。

谷以宁捏了捏鼻梁,也不知道怎么自己便开口说:“视听一直都是我的弱项。”

莱昂又笑了下:“谷老师,怎么忽然谦虚了?”

“是客观评价。”谷以宁挂着笑意纠正他,“我这方面没什么基础,视听美术这类能力不像是一加一等于二的习题,不是三年五载靠着努力就能改变的。我倒不是心虚,只是觉得很吃力。但对有些人来说这却是直觉和天赋。”

听他说完,莱昂说:“你不需要和他比较。”

“谁?”谷以宁明知故问,“我是想说,你就很有天赋,帮了我很大忙。”

莱昂这次没说什么,隔着电话,谷以宁猜不到他会是什么反应,应该洋洋自得地笑一下才对吧?

可是莱昂似乎一夜之间沉稳了起来,说的是:“对你有帮助就好。”

过了一会儿,谷以宁才自己继续道:“我想如果顺利的话,这周可以约江若海见面聊一次,到时你和我一起。”

“好。”莱昂没有二话地答应了。

挂了这个电话,谷以宁翻开自己的笔记本,在密密麻麻的备注上写下更多。

又翻到剧本结尾,他犹豫再三,最终用绿色的笔画了一个问号。

——故事结尾一定要这样现实吗?明明这是一个童话故事,为什么却回到一地鸡毛?

这个问题很多人问过,谷以宁能拿出无数种艺术理论加以反驳,但现在,他却自己有了动摇。

理智的声音说电影美学是统一的,视听的风格和故事走向也要保持一致,这部电影应该有一个更明快清澈的结局。

心里的声音也在说——不如就真的把这部戏当作一个,等到《第一维》第一幕第一镜开拍时,他希望那声action,是属于他自己的声音。

第24章 重逢如故

谷以宁离开北京去台北的时候,注销了自己的微信手机号邮箱,删除了五六百个联系人,回来之后难免会再次碰到,从没有人问过他为什么这样做。

江若海就是第一个这样问的人,而且是见面的第一句话。

“谷以宁你联系我还要通过周骏?至于吗?为什么把我拉黑了?”

谷以宁没想过再次和江若海见面会是什么情形,但好像也就该是这样。他笑了笑说:“你真是一点没变。”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