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重燃2oo3 第1o44节(2 / 3)

天完成半导体建厂的章汝京,太可怕了。

江尚义笑了,“董事长,听说章汝京已经彻底失望,心灰意冷之下,接受邀请前往復旦大学教书。”

章忠谋闻言愣了,而后脸上慢慢浮现起古怪的笑容,随即却哈哈大笑起来,连说,“教书好啊!教书好啊!章汝京就应该去教书!”

江尚义很是疑惑,他不明白章忠谋为何会这么高兴的。

不至于嘛。

章忠谋很是笑了一会儿,然后才开始解释着,语气中带着一丝玩味,

“你想想,以章汝京的能力,他在復旦大学教书,能教出多少人才来?”

江尚义一愣,随即明白了章忠谋的意思,他苦笑了一下,“董事长,您在说反话是吧?”

他很清楚,章忠谋非常看中章汝京,一度曾想让章汝京成为他的接班人的。

这里面最重要的因素便是,章汝京不仅仅在经营上有着卓越的领导力,他在培养人才上也是有着超强的能力,他一直都以擅于培养人才著称。

章忠谋闻言笑着摇摇头,“我这可不是什么反话。他这不是在为华国培养人才,而是在为我们培养人才。”

他的笑容中带着一丝得意,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美好图景。

江尚义表示不懂,他皱了皱眉,对章忠谋的话感到困惑,“您的意思是……”

章忠谋转身走向他的办公桌,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文件,递给江尚义:“尚义,你看看这个。”

江尚义接过文件,只见上面密密麻麻的全是数据和分析,他仔细阅读起来。

这是一份关于华国半导体产业人才流动的报告,详细记录了近年来华国半导体产业人才的流动情况。

章忠谋走到江尚义身边,指着文件上的一处数据,说,“尚义,你看这里。这几年,华国半导体产业的人才流失非常严重,尤其是高端人才。他们很多都选择了出国,或者去了外企。”

江尚义点了点头,他明白章忠谋的意思了。

章汝京去的復旦大学,半导体相关专业培养出的人才,很多都选择了出国或者去外企,其中就包括夷积电。

而且来夷积电,还是大多数復旦学生的首选。

江尚义仔细琢磨了一下,也明白了过来。

相对于其他外企,同文同语的夷积电在人文环境、职场环境上最为友好。

毕竟外企,薪酬确实可观,但是华国人的晋升空间不大。

而且,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夷积电在华国建邺有晶圆厂。

章忠谋哈哈大笑着,“尚义,明白了吧?”

江尚义叹了口气,他不得不承认,章忠谋的话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

……

第243章 (求保底月票)生计面前,谁的话都不好使。

江尚义想了想,说,“董事长,现在华国对半导体产业越来越重视。程进的这件事就可以说明问题。

程进的去世,华国的中枢电视台是专门花了十来分钟来进行报道的,其他领域的哪怕是功勋科学家、院士去世都享受不了这种待遇。

我个人认为,我们对章汝京不能掉以轻心。”

他认为既然夷积电很大一部分人才都是来自于华国国内,那么就不得不防影响力巨大的章汝京,在人才供给上给他们使绊子。

人才垄断,也是一种企业经常采用的战术。

其登峰造极的例子,就是华国本土的一家科技公司。

华唯。

华唯曾经将95-99年连续五年的四邮几乎所有毕业生全部给包圆了,直接让‘巨大中华’中的‘巨’一蹶不振。

章忠谋闻言苦笑了一声,“我怎么可能会对章汝京掉以轻心?没人比我更知道他的可怕之处了。”

他和章汝京曾经是同事,都在德州仪器工作过很多年,在这个过程中,两人的关系并不像现在如此剑拔弩张,反而十分要好。

只是后来因为各自的选择,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也就渐行渐远了。

但章忠谋非常清楚章汝京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在他们为德州仪器效力的年代,德州仪器的公司氛围不同于现在阿美莉卡科技公司那样‘任性’。

在那个年代德州仪器也是十分‘卷’的公司。

比如,‘常常有人早上带一张帆布床上班,准备晚上睡办公室’、“在公司里,‘失败’从不被接受;‘挫折’可理解,甚至同情。但受挫折者必须振奋重来,如再有挫折,就再重来,直到成功为止”。

在如此‘卷’的公司里,章汝京从一名普通的基层员工做起,以华人的身份,用15年就直接干到了德州仪器的三把手。

而且,最让章忠谋头疼的,是章汝京和他不一样,章汝京一直以来的志向便是报效他的祖国。

1931年出生于之江甬城一个银行世家的章忠谋,从儿时到青春岁月都是在战火纷飞中颠沛流离。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