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6章(2 / 2)

王都嘲讽过他:“韩地险恶,山居,五谷所生,非麦而豆;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

这就是在说,你们韩国地方垃圾,平民只能吃豆饭,喝豆叶汤。

可见菽豆在众多主食中一直是鄙视链的最底端。

但没办法,种植豆类能肥地,而且黔首们为了保证最低收成,通常会在一亩地里混着种不同的作物,种种因素加起来,每年总有一段时间要吃这不讨喜的豆饭。

微生雪听着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的抱怨,便道:“我们来做个小实验,就叫‘如何把难吃的菽变得好吃’,要不要一起来?”

有小孩舔了一口手里捏着的饴糖,目露向往:“如果能在豆饭里加糖,我肯定爱吃。”

“二蛋,你犯什么蠢,还在豆饭里加糖,你怎么不做梦天上下糖雨呢。”

“要是顿顿加糖,我连屎都能吃!”

独角兽

“!!!”众人齐刷刷看向这个言出惊人的勇士。

微生雪也是哭笑不得。

她拍拍手把孩子们的目光吸引过来,“我们先来试试第一种方法:发豆芽。”

这一天每个小孩回家时手里都拿着一个巴掌大的小盒子,上面还盖了一块不透光的布,长辈问起来,就说是老师留的作业,碰都不让碰。

“菽要种土里,用水泡着会烂。”长辈凭借自己的经验在一旁叨叨。

“仙人说这样能让菽变好吃。”小孩子接触到新奇的事物,怎么说都不愿意撒手。

几天后,长出来的豆芽将遮盖的布顶起来,小孩们兴奋地带着豆芽聚过来。

成功发出豆芽的人抱着盒子炫耀,失败的人站在一旁垂头丧气的,嚷嚷着回家再试一次,肯定能成。

“你的好白,我的豆芽有点发绿。”

微生雪一看就明白了,“你没忍住掀开来看了。”

“好了各位,现在我宣布:‘把难吃的菽变得好吃’第一种方法,成功!”

这只是寻常的口头流程,但对这些小孩来说,却是经历过的最正式的场面。

简直让人成就感爆表!

“仙人仙人,我能把这种方法教给家里人吗?”

“当然可以。”

“仙人仙人,我能带我家里人来学‘把难吃的菽变得好吃’的第二种方法吗?”

“没问题。”

于是第二天,大树下的小课堂就多了好几个蹭课的大人。

相对于发豆芽这种有手就行、每家每户都有现成工具的简单方法,豆腐就明显麻烦很多了。

不说那些要另外准备的豆腐模具、过滤的布、煮豆浆的大锅,仅仅是磨豆浆的石磨就足够为难了。

大部分人都打退堂鼓,只有寥寥几人还在认真听。

“有位大人教了我们做石磨,现在整个乡的石匠都在造石磨。”

原来是墨戈那边。

也是巧了。

有人听了课回去,就急忙忙往村中一户人家赶。

“三叔公,叔公,在不在!”

……

“这件事得先问问仙人。”

须发皆白的老人磕了磕拐杖,“明天我跟你一起去。”

答案自然是:可以。

微生雪正愁豆腐推广不出去,没办法刷到更多的功德。

她在树下嘚啵嘚啵这么久,总算是有能干活的人来了!

还是个熟人。

这里户籍管理严格,进出都得要验传,就是一种类似身份证和介绍信的东西。

老叟作为附近数得上年纪的老人,辈分高,资格老,连里正都得喊他叔公,验传自然难不倒他。

微生雪道:“若是有人问起来,你就说这事是我交给你的。而且得了闲钱,你给邻里乡亲搭把手。”

说完她就走了。

身后,老叟老泪纵横。

……

老叟得仙人亲授制豆腐之法,从亭长到地下的小吏,就没有敢为难的。

自他回到村中,就闭门钻研豆腐的配方。

虽然仙人教授了方法,但许多实操中的困难还是要自己一一克服。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