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正要做饭,就听见有人进来的声音,忙出去看。
陈阿英和她大伯姜大秋一起进来。
姜大秋和她爸姜二秋长得很像,长得也都不错,饶是现在老了,脸上沟壑很深,皮肤也常年在工地干活晒得很黑,还是能看出年轻时是个帅小伙。
不过两人性子也都如出一辙的笨拙,姜蘅她妈就经常说姜蘅性子肯定是随了姜家人,不爱说话,以后出社会怎么办咯。
在开工第二天,大伯就回来了。
姜蘅想让他多休息,但他愣是不听,上午回来的,下午就换上上工的衣服,跑去帮忙挑砖搅水泥,干得热火朝天,姜蘅想劝,被姜芃拦住,亲闺女淡定道:“没事,他愿意干就干吧,给你干活,他高兴着呢。”
姜蘅只能每天额外摘点桑椹,做成桑葚汁给他们喝。
带灵气的桑椹调出来的汁水,喝多了对身体也好。
此时看见两人一起上门,姜蘅还有些意外:“大伯,咋了?”
姜大秋有些羞涩:“就你那个蘑菇挺好吃的……”
陈阿英翻了个白眼,解释道:“你大伯想吃你摘的蘑菇咧,这两天给他吃美了,我特意留的一罐子蘑菇肉酱,他三天就给搞完了,小蘅你拿点蘑菇给我回去做点肉酱给他带工地上吃。”
姜蘅恍然,忙点头:“可以啊。”她好笑道:“大伯,你直接说呗,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都是山上采的,又不要钱。”
她说着,手上已经去拿袋子了:“正好新鲜蘑菇,最好吃的时候。”
姜大秋憨笑:“这不是想着你要卖钱嘛,蘑菇不要钱,那也得你跑山里去采呀,我听说你这蘑菇卖得可不便宜。”
其实从姜蘅开始卖蘑菇,家里蘑菇就没断过,隔两天会送一些,不过陈阿英把大部分还送到了闺女那,逍逍喜欢吃,她哪里舍得多吃?
因此只留下一罐蘑菇肉酱,嘴馋时吃一点。
可谁知道姜大秋一回来,三天就吃完了,这还是每天伙食很好的前提下,陈阿英都纳闷他怎么搞完了,一问才知道偶尔晚上睡不着,他就舀两勺酱,倒点酒,一口酱一口酒,砸吧砸吧就吃完了。
昨天没得吃,早上吃面条时还一个劲儿的念叨,没有蘑菇酱,面条都不香了。
陈阿英想骂人,但想着他一个人在外面打工,还是心疼,于是说过来问姜蘅拿点,这人又扭扭捏捏,于是干脆拉着人过来了。
姜蘅果然反驳:“卖钱也不能短了自家人吃的呀。”
姜大秋傻乐呵点头,也不说话了。
陈阿英则看着姜蘅装蘑菇那豪放样子,忍不住提醒:“哎哎哎,你少抓点,要不了那么多!这个牛肝菌你自己留着,这个是真的贵……”
姜蘅道:“没事,你多做点,大伯一个月也就回那么几天,外面肯定吃不好。”
陈阿英嗔怪:“那也不用这么多,我做肉酱都要做半天咧。”
姜蘅笑:“那我下午去帮你做呀。”
“不用不用,你忙,赚钱比较重要。”陈阿英忙拒绝,眼见姜蘅还要装,她干脆自己上手,将袋子抢过来,把牛肝菌这些贵的拿出来,只留两斤稍微便宜点的菇子,笑得很满足:“够了够了,这么多得做十几瓶酱了,到底是咸菜,吃多了也不好。”
姜蘅无奈,她是想直接装满了的,被抢过去了,只好放弃,转而又单独装了两斤鸡枞菇:“大伯娘,这个熬点鸡枞油,不用加太多盐,很健康的!”
“你这孩子太大方了。”陈阿英摇摇头,面上的笑容却越来越灿烂。
临走时,姜大秋看着姜蘅感叹:“小蘅真有出息,好好干,等下次大伯回来,没准就能看见你鸡鸭成群。”
姜蘅超自信点头:“肯定会的!”
——
午饭后,姜蘅照常修炼。
工人师傅则是午休到两点,起来干活。
下午四点多,姜蘅去后院将一半的鱼虾转移到三轮车上,接着是桑椹、蘑菇。
东西越来越多,三轮车车篓子都装满了,最后只能在两侧挂上已经打包好的蘑菇,还有提前要送给叶随和舅舅的东西,都只能放座位这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