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一会子咱们就赶了车家去,接上阿娘阿翁和兰娘,咱们下午头儿去西市逛逛。”
“二兄,咱们不等圣人回程了?”
李二兄摇摇头:“刚才不是都瞧见了?咱们这时候赶车往家走,也能方便些,路上车马该是少的很,咱们也能快着些家去。”
等十九赶了马车过来,一家子上了车,留了李大郎到李三郎在车旁跟着走,时间差不多都要到正午了。
出了安业坊的坊门,再往来路去的路上,果然车马比上午来时少了不少,显得道路都宽了不少。
越往外去,这吵闹声也就大了起来。
路过不少卖吃食的铺子的时候,李大嫂想着李父李母他们在家必定是懒得开火好好吃饭的,遂决定买些饭食家去。
到了近前,李三娘他们就听到了小摊子里那有食客在说刚刚自己在城外感觉到的地龙翻身这档子事儿。
这可让李三娘上了心了,赶紧上前对着这看着约莫能有四十岁的男子行了一礼:“敢问这位郎君,可是城外出了事?”
李三娘的话一出口,周围就不少人把目光投向这男子,这男子一看大家都还挺感兴趣,想要知道城外到底如何了,就放下筷子,站起身对着众人说了起来。
“哎呀,你们是不知道,当时我跟着掌事去城外京郊大营那门口瞧了的,就听轰隆一声,那座山头当真就被削去了一半。真真觉得就像是地龙翻身似的,我们离得算远的了,那大地震动的感觉就在脚下,当真吓了一大跳的。”
这一人开了口,不少刚从城外返回的人,也纷纷开口举证自己当时的感受了。
有这么多人开口说,李三娘这时才放下心去,原来是发明出了黑火药啊,这是炸山头搞出来的。
真是,这不在上面有点子人的话,当真是什么消息也知不得了。
虽然李家现下,有李大兄这么个身在金吾卫当值的人在,可这门第还真就是个小门小户的百姓罢了。
买了些吃食,几人就上了车,往长寿坊回了。
倒是京郊大营那里,因着这黑火药的威力,让在场大唐人大唐心的人都热血振奋,上万兵士列队站齐,齐声右手握拳敲击左胸,口中呼喊:“荣耀大唐!万胜!”
这场面壮观的很。
留在京郊大营的门口,迟迟未曾离开的百姓互相说着话:“我就知道留下还能看到稀奇,老李头就非要赶着回去占位置看献礼咧。瞧瞧,这万余将士的场面,那可真是这辈子也再看不着了的。”
第215章 百姓献礼
京郊大营里在场的是大唐人大唐心的人,都很是开心高兴。
毕竟,武器这么厉害的话,那是自己国的,那就是代表着自己的利益,自己的利益被保住了的话,谁能不开心呢?
估计,在场不开心还不敢说出来的,就是那些来参加万寿节的诸小国和部落了的使者们了。
比如那个被吓的都当场便溺(niào)了的安南使者,现下他站的那一块儿,就只有他们安南来的几个人了,其他人都离得远远的。
成人排泄物的味道还是挺熏人的。再说了,你就是胆子小,被吓着了,也不至于在这种场合里便溺啊,能不丢人么?
至于安南使者是想着自己当地多山林,最怕这种威力巨大的爆炸武器,还是就是胆小什么的,那就不知道了。
以前要不是因为被打怕了,安南也不会认大唐做老大。
最近几年安南朝贡的东西的品质都下降了不少,要不是近两年倭国和高句(gou)丽(li)不听话,武帝派兵把这两处打残了,当地的王及其子嗣都杀了,扶植了新人,还留下了心腹作为掌权节度使这些事,安南这回可不会派使者前来恭贺武帝万寿。
该看的也看了,武帝也重新上马要回城去完成接下来的流程了。
当然了,这回城的架势可是比来的时候更是排场大。
本来只有百骑跟随,再有两旅步兵押后,这回城,京郊大营又有两个团(400人)跟随在后护送。
其实,这人多的,隐在暗处的暗卫都觉得,这圣殿门要是这时候冒头的话,估计还没到武帝跟前,就被乱箭射死了。
果然,回程的路上无惊无险,就那么安然的回了城。
等武帝控马再次路过朱雀大街的时候,她还仔细的感受了一下,确实没有那股子胸口发热的感觉了。
武帝想了想,先把这事放在了心上,等以后有空再说。
当前要做的是在皇城楼上接受百姓献礼。
武帝生日,自然是恭贺万寿无疆最为合适的,这礼部的郎官可真会找,找了十个耄耋(ào dié)之年的老人前来献礼。
这礼也不是什么珍贵的物什,而是来自老人家的祝福之语。
武帝虽然心里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好的,还觉得这么折腾这些八九十岁的老人真的好么?
要知道这些高寿老人都是从大唐各处按着户籍贴找出来的,可不都是在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