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去了米国,他们也没有特效药。”
其实小楠教授想的是,这个病人赶紧甩出去,米国和华国都不是这位财阀能得罪的,这样他也就安全了。
“不过,南乡社长,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华国方面可能有抗结核药物,但他们的设备必定是落后的,这方面我们需要提前做好准备。”
南乡三郎点点头,有点赞赏地看着这位主治医生:
“小楠,你的想法很对,不过这事也好解决,你把你们医院最先进的设备全部都打包一份,要求是能组成一个完整的重症监护室那种,一定要是最先进的。”
小楠教授也轻声提醒道:
“社长,有些先进设备是对华国禁运的,走正规途径根本进不去。”
“这个不必担心,我们日棉会社有自己的贸易船只,会定期停靠华国津门港,我可以提前悄悄送过去,不过这事得保密,明白了吗?”
“嗨,明白,我一定完成!”
老板都发话了,谁敢忤逆?
当天晚上,龟田医疗中心就开出去几辆集装箱大卡车,里面装满了医疗设备和一些顶级药物,悄悄往港口而去。
一周后,一架专机也启程前往华国访问。
其实从1949年到1972年建交,这几十年当中,中曰两国虽然名义上没有官方来往,但民间来往一直不断。
中曰友好协会一直充当中间桥梁。
当然这些民间人士有些是对华友好的,更多的是看中华国的各种资源,还是从金钱的角度出发的。
只是这个时代的华国可供出口商品太少了,几乎都是以原材料为主,而且稍微值钱点的东西都要送到北边老大哥那里抵债用。
也就是林三七这个穿越者做了一回贡献,先进x光机、煤碳成为了新的出口品,换回来宝贵的外汇。
此后几天,林三七从汤老头那里拿到了配方药,开始做旧茅台酒,忙得不亦乐乎。
这些茅台和那些古董古玩一样,对林三七来说作用巨大。
这个作用不是说要套现或者拍卖,但凡都市,主角收购了古董古玩,包括猴票后,就没有一个是卖出来的。
林三七和汤安的思维一样,古董不套现,难道还要自己建一个博物馆免费供人参观?每年还要往里面搭进去大笔大笔的安保费用?
所以茅台也好,古董也罢,林三七都不准备卖钱,而是准备当礼品送人。
尤其是那些老男人老领导们,谁能抵挡得住赖茅+董其昌的字画?如果有,那再加一个乾隆梅瓶。
有了这些东西,林三七想办什么事情完全就是无往不利了。
一周后,曰本代表团终于要到首都传染病医院来参观了。
大红旗嘎吱一声停在了东岳庙前,从车上下来一群人。
中曰友好协会会长南乡三郎在我国外事部门负责人程领导、卫生部门总负责人景领导,李部长的陪同前,笑呵呵地下车,眼睛开始四处观望了。
林三七和一众医院干部早早就等着了。
程领导下车,用四川口音操着大嗓门介绍道:
“南乡先生,这位就是传染病医院的院长林三七医生,他也是抗结核药物的发明人,你别看他年纪轻轻,医术水平那是相当了得。”
南乡三郎其实内心是有疑虑的,还是那句话,医生是越老越吃香,年轻在医学界就是“原罪”。
“林医生,久仰久仰,我在曰本就听说过您的大名,希望不会打扰。”
林三七也笑笑,不笑不行啊。
“南乡先生你好,作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您能来参观我们北平传染病医院,让我感到意外的同时又无比荣幸,这是口罩,请南乡先生先戴好。”
秘书赶紧上前,亲自给社长戴好口罩,其他人也跟着纷纷戴上了这个憋闷异常的口罩。
小楠幸树医生接过口罩后,发现这个口罩跟其他市场上的口罩不一样,于是对这爱神秘的华国医院一时兴趣大增起来。
南乡三郎戴好口罩后,发现一半的马路都被排队的占据着,于是好奇问道:
“林桑,这些人都是来排队看病的吗?”
“南乡先生,确切的说,这批人是提前来挂号预约的。现在我们医院每日只能提供850个号源,这其中还因为米国医生多了100个号。病人爆满,无奈之下我们只能采取预约挂号。”
南乡三郎和小楠教授对视了一眼,两人心想:
有戏,每天这么多病人,应该不可能是群众演员。说明这家医院的确能够治愈肺结核,否则也没可能这么多人排队。
在曰本的医院都是电话预约,排如此长队只有百货公司打折的时候才能看到。
林三七不知道曰本人此行的目的,因为按正常逻辑,没有哪个外国人会去参观传染病医院,这多少是有些危险的事情。
但这些曰本人就是来了,林三七心想除了肺结核药物外,他想不出其他理由。

